眼底病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一声问候病人的心暖了,眼也亮了
TUhjnbcbe - 2025/6/23 16:49:00
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 http://www.znlvye.com/

中国江苏网讯(记者孙骏通讯员冯瑶)“老先生,昨晚休息的好不好?很好,一会带你们第一批检查哦”,“小李,今天有5台手术,你可能要第3台,时间大约11:00以后,要先吃点东西,否则能量不够”,2月13日7:20,医院北院眼科病区,林琳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病房,一个个和患者们打着招呼,这些被她珍视的病人,最年长的是年近80的老爷爷;最年轻的是20出头的小伙子。患者们都很享受林医生对他们的亲切称呼,虽然眼疾让他们看不到世界的缤纷,但医生对他们细致的关爱温暖着他们每一个人,“林医生一声关切的问候让我们心暖了,眼睛也亮了”。

这种病有可能失明,更需要医生细致温暖

眼睛是人体最精密的“仪器”之一,被称为心灵之窗,就像照相机,有镜头、底片等,缺一不可。视网膜就好比照相机的底片,它位于眼球内后部,密布着大量精细神经组织,一旦“底片”坏了,“心灵之窗”就会黯然失色陷入黑暗世界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统称眼底病,其中病情严重的,需要手术治疗。比如,视网膜脱离的病人倘若不手术,眼睛最终失明甚至发生眼球萎缩。需要做眼底手术的患者来院时大多眼睛几乎看不见,再加上对手术的恐惧,病人显得很无助,甚至于悲观,缺乏信心。“他们恐惧无助,我们医生更要加倍地给予关爱,鼓励,让他们树立信心”林琳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。眼底病手术是眼科手术中最复杂的类型,治疗周期较长,除了术前、术中的万无一失,术后随访以及后期管理时间都较长。眼底组织精密复杂,手术难度大,眼底病医生也被称为“微雕艺术家”。作为一名眼底病医生,林琳能够始终如一从病人角度去考虑,手术前她都会和病人进行充分地沟通,既让病人了解这个病的严重性,又鼓励病人要增加治疗信心,对病人的问题有问必答。由于眼底病如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需要两次住院手术,第一次住院主要是行玻璃体切割术加硅油填充,术后3-6个月再第二次住院手术取硅油,因此每一个医院复查,并进行密切随访。她不厌其烦,极其细致,病人出院她都仔仔细细地进行叮嘱,包括术后体位,术后应该注意什么,出现哪些问题要随时就医等。她对待每一位病人都像关爱亲人一样,温柔细致,以至于病人对她都很依赖,“听不见林医生的声音不踏实”。为了让病人安心,她每天早早地来到病房看望患者们,即使手术日或者门诊日她也要忙完后立即赶到病房看看他们,因为,只要病人听到她的声音,心里就踏实了,他们知道,在和疾病抗争的同时,林琳和他们始终在一起。虽然眼底病患者眼疾都很重,然而在眼科病房里,病人都很乐观,医生对病人的关爱始终温暖着每一位。

对于眼底病,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

林琳常和病人说的一句话: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,你只需要好好吃饭、好好睡觉,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,其余就交给医生,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你。看似轻轻柔柔的这句话,让病人真切地感受到医生打心底真心为他们着想,希望他们早日重见光明。今年32岁的易某,因严重的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病变,双眼视力极其低下,只能看到手动。去年6月住进了眼科病房准备手术,由于眼睛看不见易某情绪非常低落。了解到患者情况后,林琳在黄玲主任的带领下,术前仔细论证,做到万无一失。可是由于患者病情极其复杂,做完手术后第一天,眼压持续居高不下,必须行“前房穿刺放液”才能控制,剧烈的疼痛加上悲观的情绪,患者痛不欲生。手术后第二天刚好小长假,为了能随时了解病情,稳定患者情绪,小长假期间,林琳一天没休,医院为其检查病情,监测眼压,调整用药,及时“放液”,直到易某病情逐渐好转。易某感激不尽,病愈出院时,亲切地叫林琳“林姐姐”,并加了林琳的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一声问候病人的心暖了,眼也亮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