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内容来源:
[1]白洁,袁曼曼,刘惠萍.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[J/OL].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,1-15.
[2]汤婷,王媛媛,郑亮.益肾活血降浊汤加减对Ⅲ~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、钙磷代谢及血清Klotho/FGF23的影响[J/OL].中药材,,(06):-.
[3]魏金艳,赵进喜,黄为钧,等.基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“微型癥瘕”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[J/OL].环球中医药,1-4.
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,主要特征是高血糖,长期高血糖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,包括心血管、肾脏、眼睛和神经系统,糖尿病的管理通常包括饮食控制、运动、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监测血糖水平。
胡伟丽今年48岁,是厦门一家水果店的老板,她的生活忙碌而充实,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胡伟丽发现自己的体力不如从前,经常感到口渴,而且频繁地需要去洗手间。起初,她以为这只是因为工作忙碌和压力造成的,并没有太在意。
但是,随着症状的持续和加重,胡伟丽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体重也在不知不觉中下降。她并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,这种无意识的体重减轻让她感到不安,此外,她的视线也变得模糊,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的工作。
年6月25日的下午,胡伟丽正在帮客人切西瓜装盒时不小心切伤了手指,本以为三两天就能好的伤口,并没有像她预期的那样快速好转,伤口周围的皮肤开始红肿,甚至有些发热,疼痛感也并未减轻,无奈之下只能吃抗炎药才有所好转。
此时的她明白这是身体在给她敲警钟,医院做一个全身检查。医生拿到她的体检报告时,看到空腹血糖值竟然高达9.3mmol/L,而空腹血糖值≥7.0mmol/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。
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通常基于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,包括具有糖尿病症状(如多饮、多尿、体重下降等)的患者,其随机血糖水平达到或超过11.1毫摩尔/升(mmol/L),或空腹血糖(至少8小时没有摄取食物后)达到或超过7.0毫摩尔/升,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11.1毫摩尔/升,或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水平达到或超过6.5%。
而胡伟丽得糖尿病早已有所征兆,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“三多一少”,即多饮、多尿、多食和体重减少,除此之外,胡伟丽还注意到自己的视力似乎有所下降,她的伤口愈合也比以往慢了许多,即使是小伤口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。
胡伟丽被诊断出糖尿病,这与她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,她的饮食并不均衡。由于工作繁忙,胡伟丽经常忽略了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,而更多地依赖于快速方便的食物,这些食物往往含有高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,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。
医生给她开了降血糖常用药二甲双胍,这是一种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。二甲双胍通过降低肝脏产生糖分的能力、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。
胡伟丽不仅按照医生的指导下严格用药,并且杜绝了一切含糖量高的食物,并且每天晚上坚持慢跑,还购买了一台血糖仪,每天定时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。这样坚持了三个月后,她的空腹血糖水平逐渐稳定在了5.3mmol/L左右,她愈发觉得自己的生活习惯对于血糖控制非常有效。
本以为胡伟丽的血糖会一直控制的很好,但是在10月14日这天,她起床测空腹血糖发现竟然高达8.4mmol/L,这一数值让她难以置信,再测了一次之后发现仍然是8.4mmol/L。
突然的血糖不稳让她非常恐慌,为了降低血糖她甚至自主加量服用二甲双胍,接下来的一周空腹血糖值都高居不下,在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下,胡伟丽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,如频繁的尿意、异常的口渴以及模糊的视力,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。
并且胡伟丽的视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善。她常常感到视线模糊,看东西时似乎总有一层薄雾遮挡,而这正是长期高血糖可能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这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,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
胡医院做了一个眼部光学断层扫描(OCT),这是一种无创检查,用于评估黄斑水肿和视网膜结构的变化。检查结果是双眼结膜无充血,角膜透明,前房中深,瞳孔圆,对光反射存在,晶状体透明,玻璃体絮状混浊,眼底视盘界清,网膜平伏,周边视网膜见非压迫变白,右眼下方周边视网膜见囊样变性。
胡伟丽拿着检查报告以及半年前的体检报告来到医生办公室,医生看着检查报告久久无言,办公室里安静得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,胡伟丽终于忍不住问道:“医生我是得了白内障吗?”
医生这才从两份报告里抬起头来,“并不是”,胡伟丽放下心来,但是医生的接下来的话让她的心又悬了起来,“你平常到底吃了什么东西,身体怎么会变成这样呢?这两处地方都如此不正常!”
剩余36%未读最低0.32元/天订阅作者,解锁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