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◆◆
家,是温暖的港湾,是深情的眷恋,是梦想的启航之地。家庭之美,美在爱岗敬业,美在相互扶持,美在风雨共济。在潮州市消防救援支队,有这样一对夫妻档:丈夫罗刚,现任潮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通信勤务班班长,妻子蔡馥琳,现任枫溪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文员。
结婚2年来,两人虽聚少离多,但丝毫不影响彼此之间相互理解、相互扶持的亲密关系。妻子蔡馥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主动承担起生活的重担,照顾双胞胎女儿、孝敬公婆、料理家务等;作为丈夫的罗刚立足本职,脚踏实地,为维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在罗刚眼中:
家是港湾,家人是后盾,让我无后顾之忧
每每谈起妻子和孩子,罗刚内心便五味杂陈。年,经过3年多的爱情长跑,蔡馥琳与罗刚结婚了,组建了一个“双消防”家庭。“这些年,因为职业的特殊,我休息的时间很少,回家次数更少,但馥琳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。”说起自己的妻子蔡馥琳,罗刚的愧疚溢于言表。
罗刚最愧疚的事,莫过于妻子怀孕期间产检和生产时自己无法陪伴左右。结婚第二年,蔡馥琳怀孕了且是一对双胞胎,孩子的到来让他们夫妻既开心又期待。但消防救援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,虽然夫妻俩租住的房子就在支队对面,但他每周仅能回家一晚。“怀孕前期,每次产检基本都是馥琳独自前去。她还得自己骑摩托车,每天来回十几公里往返市区和枫溪大队上下班。同事们看在眼里于心不忍,还有女同志轮流陪同妻子产检,这让我十分感动。”罗刚说,他知道妻子非常希望他能多点回来陪伴和照顾自己,但却从不让他担忧,时常安慰他,“你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,我现在还能自主行动,就不用你操心了,我会照顾好自己的。”
年4月1日,未到预产期的蔡馥琳突然早产,夫妻俩爱情的结晶——双胞胎女儿提前2个月来到这个世界。遗憾的是,罗刚却因执行任务无法及时赶到妻子身边,不能第一时间享受女儿出生时的喜悦,好在母女平安。
但因为早产,婴儿各项器官发育不成熟,两个孩子接连诊断出视网膜眼底病变。医生建议手术治疗,但孩子却太小且身体各项发育欠缺,治疗效果欠佳。当时正值消防工作期间,消防执勤任务重,在女儿进行完手术治疗后,罗刚毅然返回工作岗位,落实值班值守。
目前,罗刚夫妇的女儿依旧需要长期往返于广州进行治疗,疫情防控下的来回奔波,也给他们带来考验:有时从外地看完病回来,罗刚又得回队里值班,只留给蔡馥琳和孩子一个匆忙离去的背影;有时听着孩子的哭泣声,他只能平复情绪,心里心疼不已……在罗刚看来,家是港湾,馥琳给了他坚强的后盾,让他无后顾之忧,安心工作。
在蔡馥琳眼中:
他是一个好丈夫,更是一个让我自豪的英雄
“对于双消防家庭而言,我们与其他家庭不同。节假日,当别人其乐融融地出游时,他奋战在灭火、防火的一线;逢年过节,当别人在家里吃团圆饭的时候,我们可能还在值班。”当问及是否对丈夫有埋怨时,蔡馥琳说,虽然多少次她偷偷流泪,也埋怨过丈夫不能陪伴她和孩子,但罗刚让她看到一个称职的消防员该是什么样子,“他也让我引以为豪。”蔡馥琳说。
谈起两人的相合,蔡馥琳坦言,当初把罗刚带回家见家长,向父母表明结婚的决心时,父母确实犹豫了。“一方面担心他是外地人,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职业。但互相熟悉后,看到罗刚正直阳光、谦和勤勉,父母最终还是同意了。”
“今天能回家吗?”“对不起,暂时回不去了,孩子你好好照顾,辛苦爸妈了。”“没事,家里你不用担心。”这些话语,是蔡馥琳与罗刚的日常对话。同为消防救援队伍的一员,蔡馥琳了解消防救援队伍的责任与压力。因丈夫职业特殊性,休息时间很少,回家次数更少。“每当这时,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孩子安排好,把家里的事安排好,让他无后顾之忧。”馥琳说,选择消防员这份特殊职业,就选择了责任与担当、选择了奉献与牺牲,就注定要肩负起重要的责任,这是他们俩最为默契的共识。
怀孕期间自己产检、上下班;生完孩子后,自己照顾两个女儿;打理家务,照顾老人……罗刚心疼妻子,但蔡馥琳说,“你安心工作吧,我能行。和你在一起,我早就做好了准备,再苦再累我也心甘。”都说消防员的妻子光荣,那是因为消防员的妻子责任重、风险多、牺牲大,生活琐事、照顾老人、抚养子女都要一肩挑起,人生坎坷、苦辣辛酸、艰难困苦都要独自面对,弱女子也要坚强地为丈夫撑起半边天,但蔡馥琳从未后悔。
现在,他们夫妇俩的